近日。工作室杜思宏等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题为“Customized cooling design scheme for diversified local climate zones to accommodate urban spatial heterogeneity
”的研究论文(DOI: https://doi.org/10.1016/j.buildenv.2025.113397。《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是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国际著名SCI刊物,在JCR分区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与ENGINEERING, CIVIL中属于Q1,并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为7.6。
有效的城市降温设计在应对城市扩张和气候变化方面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开发通用降温设计,其有效性和必要性在具有异质空间的城市地区受到限制。以中国上海为例,本研究旨在基于不同形态特征空间中城市设计指标的热效应,开发一种适应城市空间异质性的系统性降温设计方案。通过引入扩展的本地气候区(LCZ)方案,利用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分析了七个设计指标对14个建成区LCZ类别的热效应。评估了不同树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和反射性路面覆盖率的LCZ设计方案的降温性能,并据此制定了系统性降温设计方案,以实现每个LCZ类别适中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指标的热效应受当地空间形态影响,包括建筑占地比、平均建筑高度和天空视角系数。针对各LCZ类别定制了不同覆盖率的树木和草地以满足必要冷却需求,并根据LCZ形态提出了三种补充冷却的可选策略。在上海应用该冷却设计方案时发现,65.3%的建成区LCZ需要采取冷却策略。本研究可为决策者制定有效冷却策略以缓解异质空间城市区域的热岛效应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