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室苏梅芳等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上发表题为“Parametric analysis of planting strateg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the thermal and aerodynamic effects of indirect green façades”的原创论文。(DOI:https://doi.org/10.1016/j.scs.2025.106213)《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是建筑工程与城市可持续领域国际著名SCI刊物,在JCR分区CONSTRUCTION & BUILDING TECHNOLOGY中属于Q1,并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为10.5。
    间接绿色外墙(IGF)的空腔微环境会影响建筑物的热性能。然而,精确模拟这种环境仍然是一项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 OpenFOAM 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将植被作为多孔介质建模。叶片能量平衡模型用于求解叶片温度和热通量。我们研究了叶面积密度(LAD)、空腔厚度和太阳辐射方向对 IGF 热性能的影响。我们还探讨了 IGF 在中国上海夏季的日热效应。结果表明:(1)位于迎风面(0.07 米/秒)和背风面(0.14 米/秒)的 IGF 以最高的 LAD 和最大的空腔厚度实现了最高的风速降低。(2) LAD 高、空腔厚度小的 IGF 能有效冷却墙面。当背风面接受大部分太阳辐射时,墙面降温幅度最大(16.93°C)。(3) 在中国上海,安装在西侧的 IGF 制冷效果显著,空腔内和墙面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 3.21°C 和 16.41°C。这项研究为中空玻璃隔热箱开发了一个新的模拟框架,并为优化中空玻璃隔热箱的设计提供了启示。